【行业聚焦】“智能分析标记”协助土地管理、监测、执法协同业务顺利开展
【行业背景】自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以来,为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国家自然资源部利用遥感影像(卫片影像)判读国土变化,形成变化图斑(后简称部卫片),并同步下发各省市多个业务部门要求进行调查核实和管理处置。
(图1:业务流程图)
通过矢量图形文本化方式,定义标准图形录入接口,通过线上接口形式收集各业务部门业务图形,并进行质检入库。统一的交互入口可将各部委下发的多格式数据进行合并,减少后续套合及挂接服务复杂度,同时可对部委下发数据进行二次校验,确保碎面、自相交、重叠、尖角以及狭长等问题在数据导入前已得到解决,避免“脏数据”入库影响后续数据处理。
将获取到的卫片图形数据,与已知的管理数据进行套合分析,形成最新粒度的图斑成果,并将管理数据标记在原图形上。部卫片对应的图形数据可按照不同的管理数据进行标记,相关的标签通过相关单位统一共享服务共享给各业务系统。通过管理信息数据标识,可以方便准确地找出图斑地类变化原因(如批准开工建设或复垦),同时将无管理的地块筛选出来,由对应业务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置。
(图2:套合逻辑图)
对历年的执法处置成果进行去重,并与卫片数据进行挂接分析,找出图斑对应的已处置数据并返回共享。
(图3:挂接逻辑图)
执法卫片图斑、耕地卫片图斑、督察卫片图斑等由不同的业务条线下发,在确认违法后,会统一推送执法机构进行处置。鉴于各条业务线数据下发时间不统一,执法部门自主发现的数据尚未纳入国家统一考虑,为避免同一位置反复处置,可将历年执法处置成果进行去重并关联到部下发图斑上,这样业务部门可参考历年的执法处置成果确认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处置,以减轻业务部门负担。
供稿部门:GIS事业部
撰稿人员:申志
2023年11月1日 09:35
ꄘ浏览量:0